麻花星空mV视频

重磅!东莞“稳外贸20条”出臺!

发布时间:2020-04-27 16:06:4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27日下午,东莞“稳外贸20条”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就日前印发的《东莞市对于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稳外贸20条”)进行解读。


image.png

全媒體記者 鄭志波 攝

  “稳外贸20条”包括稳经营、拓市场、强培育、促转型、优服务等五大部分,共计20条、87项政策措施,其中30项為创新政策。


稳经营,支持外贸公司稳定发展

01稳定加工贸易公司产能

  加工貿易企業進口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等獲得國家、省貼息支持的,按 1:0.2 的比例給予配套支持。

  对公司2020年度注册资本项下进口设备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给予一年期贷款基準利率的贴息支持。

  对租赁厂房或设备、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加工贸易手册延期两次(含两次)以上、办理异地加工贸易手续的公司,在设立加工贸易手册时一般不要求提供担保,另有规定的除外。

  开展全程网上稽核查执法试点,应用“互联网+海关”平臺送达法律文书、传递数据资料、视频磋商等,实现结果互认,压缩实地稽核查频次。对具备条件的加工贸易公司,减少下厂次数,降低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02稳定重点行业进出口

  鼓励公司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扩大大型成套设备及技术、标準和服务出口,提升产业内外协同发展和出口带动效应。

  圍繞5G、智能裝備、智能穿戴設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鼓勵重點企業搶抓機遇, 進一步擴大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等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有序引導具備條件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加快申請医疗器械生產資質,在嚴格遵守國家醫療物資出口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加大防疫物資出口,協調解決出口通關、履約等問題。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重点公司、重点行业扩大进出口。

03稳定生产经营综合成本


  加快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免征或減半征收2020年2月至6月的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從 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低至1%。

  纳税人因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经申请核準后允许酌情给予减免。

  落實疫情防控期間臨時降低企業用能價格政策。從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降低港口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從 2020 年 5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50%。

  取消非油轮货船强制应急响应服务及收费,力争推动下调引航(移泊)费。鼓励港口经营人对受疫情影响提货困难的公司,特别是小微公司,继续给予减免库场使用费等优惠。

  实行口岸收费“一站式阳光价格”,鼓励通过竞争、价格检查、行业协会引导等方式,推动口岸收费主体降低报关、货代、船代、物流、仓储等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对口岸进出口环节违法违规乱收费、明码标价不规范、无实质性服务的收费等问题的检查和整治。

  04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运转

  推動供應鏈企業與制造企業深度對接,用好用足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和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試點等政策紅利,加大企業生產所需的重點進口原材料和元 器件的儲備,確保供應鏈穩定安全。

  围绕东莞市产业特色和供应链创新方向,依托六方联盟等平臺,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平臺创新试点,支持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司,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臺体系建设,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提升对全球供应链的话语权。

  05加强金融信贷扶持

  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外贸公司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国家专项再贷款政策,充分利用省政府设立的加工贸易公司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优质外贸公司授信和支用放款“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引导加工贸易公司积极申报无抵押优惠利率贷款。

  鼓勵保險公司聯合銀行機構推出保單貸款等融資服務,落實好“貿融易”中小外貿企業融資扶持 政策,引導銀行機構用好人民銀行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資金, 加大對外貿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放寬外貿企業供應鏈融資門檻,解決擔保等問題,力爭2020年向符合普惠型小微企業條件的外貿企業新發放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同比下降 0.5%。

  落实中小微外贸公司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鼓励银行机构适度提高对外贸小微公司的不良贷款容忍度。用好中小微公司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试点银行对白名单公司强化贷款支持。用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安排的不少于100亿元抗击疫情专项贷款,加大对一般机电和高新技术等产物出口的卖方信贷支持。


拓市场,提升对外贸易质量效益

  06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鼓勵企業建立公共海外倉、 倉儲物流基地等模式就近供貨,穩定歐美傳統市場份額。支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產業園區,積極推廣境外品牌展銷中心發展模式,力爭每年新增 1-2個境內外展銷中心,推動企業抱團“走出去”,形成覆蓋全球主要市場和國內重點區域的銷售網絡,打造“東莞制造”區域品牌,拓寬莞貨銷售渠道。

  07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积极推动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和常平铁路货运站场建设,加大中欧班列培育和扶持力度,争取将常平铁路货运站场的国际班列纳入中欧班列范围,增加中欧班列班次密度,扩大覆盖面。

  加強與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公司和相關企業的工作對接,推動國際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產品通過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輸,穩步推動進口班列運行。深化與香港機場管理局戰略合作,加快推動“香港—東莞 國際空港中心”落地。

  開辟東莞港航運“綠色通道”,全力保障大豆、糧油、石油等重點物資、生產生活物資船舶運輸暢通, 優先安排進出港,允許先進港再補辦審批手續。

  08提升出口退税速度

  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出口 產品,按規定退稅率及時辦理退稅。繼續優化退稅申報審批流 程,確保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審批,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積極向上級稅務部門爭取退稅指標,最大限度滿足東莞出口企業退稅的需求,做到應退盡退、快退。

  加快提升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在疫情期間將網上無紙化申報范圍擴大到所有出口企業, 全部出口退稅業務均可通過提供電子數據進行申報,暫無需報送紙質資料。

  09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品牌产物、服务贸易、国际营销网络、外贸综合服务公司等方面支持力度,将公司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保险费资助比例上调至最高50%,每家公司每年最高资助金额上调到100万元。

  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短期信用保险费率,推动全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公司超过3500家。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增信和分险功能,鼓励公司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办理融资贷款。

  10深化智能通关改革

  充分發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作用,積極引導企業使用“單一窗口”辦理進出口業務,推動 小微企業通過“單一窗口”辦理免費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全面擴大“兩步申報”“兩段準入”試點范圍,深化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改革,推廣至東莞片區試點海運碼頭和跨境電商作業場所,選取試點碼頭試行無查驗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

  推廣完善“提前申報”容錯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采用“提前申報”模式,提前辦理單證審核和貨物運輸,非布控查驗貨物抵達口岸后即可放行。加大集裝箱空箱檢 測儀、高清車底探測系統等高科技設備的應用力度,提高單兵作業設備配備率,全面提升通關時效。


强培育,打造外贸发展新模式

  11搭建线上展会平臺

  安排500萬元支持打造“線上加博會”。加強與重點商協會的合作,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 造、紡織服裝、玩具、食品等優勢產業,依托現有成熟的線下展會資源,以“東莞制造”統一標識、統一形象打造線上展會平臺。

  加快培育一批網上展會,對原計劃在東莞專業展館舉辦但受疫情影響暫停舉辦,調整為線上展覽會且組織參展企業達200家或以上的,給予30萬元支持,每增加100家參展企業的, 給予5萬元支持,每個項目最高支持不超過50萬元。支持企業利用網上展會拓展市場,對參加經市商務局備案的網上展會, 按參展費的50%給予支持,每家企業每次最高1萬元,每年不超過5萬元。

  12全面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和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商品的退貨業務,積極爭取跨境電商 B2B 出口試點。

  對當年新引進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符合有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支持。支持在我市登記注冊的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對于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量達到500萬單及以上, 且進口金額達到1億美元及以上的,以海關出庫單為依據,按 1.5 元/單的標準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1000萬元,當年全市企業申報獎勵金額超過預算的則按比例折算。

  13打造扩大进口重点平臺

  加快推動虎門港綜保區正式封關運作。探索在虎門港綜保區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用好綜保 區內保稅政策,擴大核心設備、大型工業機械裝備進口,鼓勵生產型企業通過融資租賃直租方式購入設備,按融資額5%給予一 年期貼息,企業年貼息金額最高不超過75萬元且不超過企業實際發生利息。

  申請設立并推動建設肉類、水果等重點進口商品指定監管場地,擴大天然氣、糧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儲備。支持擴大農產品、生鮮食品、生活消費品等商品進口,對農產品、生鮮 食品、生活消費品等商品進口企業當年進口額同比上一年度增量部分給予2%的支持,每家企業每年支持不超過200萬元。支持企業設立進口商品展示展銷中心,對企業設立在我市社消零納統零售企業內(商場、超市、專賣店等)的進口商品展示展銷中心, 經市商務局備案的,按照場地租金的30%給予支持,每家企業每年支持不超過50萬元。

  14培育直播产业集群

  打造東莞優品專區,安排2000萬元支持不少于1000家帶動10000家東莞企業,“抱團”上線各大平臺開設的“東莞優品館”“東莞制造專區”等特色欄目, 每家企業補貼不超過5萬元。

  加快推動直播業態發展,安排500萬元支持東莞企業、直播機構及電子商務行業組織建設共享型產業電商直播基地,為東莞產品線上直播提供公共服務,每個直播間最高不超過 5000 元,每個共享型產業電商直播基地每年不超過10萬元。

  支持電子商務行業組織與國內知名 MCN 機構、 直播平臺等合作開展直播活動,符合規定條件的給予資金獎勵。

  支持外貿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開拓內銷市場,安排2000萬元支持不少于500家帶動 5000家出口型企業,每家企業累計獎勵不超過 5萬元。

  15加快推进示范试点建设

  以松山湖、大朗、橫瀝、 厚街、長安等鎮街(園區)為重點,市鎮聯動推進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我市服裝、家具、鞋、毛織等傳統商品集散出口優勢,全力申請探索開展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加快申報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按照二手車出口企業的資質要求升級建設。

  積極爭取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突出抓好綜保區建設,推動區內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加快開展保稅倉儲、國際轉口、國際采購、國際中轉、加工制造、商品展示、檢測維修、保稅研發、跨境電商等各類業務。

  積極申請設立東城保稅物流中心(B 型),推動其與清溪B保、 虎門港綜保區建設成為覆蓋全市、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保稅物流大平臺。


促转型,推动外商投资公司做大做强

  16鼓励优质外商投资公司增资扩产

  进一步创新外资招商思路,优化招商环境,在投资门槛、準入机制等方面给予外资项目相应的倾斜。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外资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篮子,鼓励对符合条件的外资大项目采取“带设计方案出让”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加快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建立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2020年6月底前急需开工的核準和备案类外资项目,实行申报材料容缺受理。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改革,推进外资项目“不见面审批”,对确需提交纸质材料的,允许容缺受理,待疫情结束后再补交纸质原件。

  對于2020年新增實際外資500萬美元及以上的企業,按實際外資金額每100萬美元獎勵5萬元的標準,每家企業最高支持150萬元。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外商投資新設或增資項目,鼓勵鎮街(園區) 在市級基礎上按照其對轄區的經濟社會綜合貢獻度給予獎勵。

  17支持优质外商投资公司创新发展

  鼓励外商投资公司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公司,以及市级瞪羚公司、百强创新型公司。鼓励外商投资公司申报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公司培育库,并鼓励其申报市级科技型中小公司技术创新专项,支持研究开发新产物,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资助。

  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海外總部來莞設立研發機構。依托東莞理工學院,每年選派一批博士或 高級職稱的技術人才進駐外商投資企業,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科技和產業發展指導、咨詢或培訓等。

  18支持外商投资公司开展“叁旧改造”

  符合“三舊 改造”相關政策規定的(不包括新過戶未開始使用的土地),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按“原土地使用權人自行改造”政策改造,并按 規定繳納地價款和相關稅費;由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采用 “招拍掛”方式出讓的,可按規定補償原土地權利人,或以物業返還的方式補償。

  外商投資企業實施“工改工”建設的高標準廠房、工業大廈,允許按幢、層等固定界限為基本單元分割為可以獨立使用且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用于引進相關產業鏈合作伙伴的產業項目。對外商投資企業實施“主輔分離”、轉型現代服務業,且在城市總體規劃區內符合條件的,允許經批準變更項目用 地性質。

  對外商投資企業符合規劃和安全要求、不改變用途,在已開發的建設用地進行廠房加層改造、增加用地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并參照市鎮村工業園改造相關政策,給予政策傾斜。落實《東莞市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筑補辦不 動產權手續實施方案》,加快解決臺港澳企業土地遺留問題。


优服务,落实外贸公司服务保障

  19全面升级暖企行动

  创新服务公司方式,通过“线上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各级政府扶持公司发展的政策措施,送政策进基层、进公司,加快专项资金审批拨付,支持公司共克时艰。将“暖企行动”延伸到跨国公司海外总部,提供防护物资定向支援重点公司集团总部。对公司发展总部经济和兼并重组的,在考核遴选倍增公司时继续给予支持。

  20强化公司法律服务保障

  建立涉外企業法律綜合支援平臺,及時為外貿企業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妥 善應對潛在風險。建立企業分類管理制度,成立重點外貿企業聯系服務專班,“一企一策”幫助重點外貿企業解決用工、融資等需求。定期發布經貿摩擦預警信息,加強經貿風險防范和貿易摩擦應對工作,提升企業應對經貿摩擦的意識和能力。


本实施意见

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底

本实施意见由市商務局會同有關單位負責解釋

  來源 | 東莞日報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条:邁瑞、聯影、先健入股!工信部組建,國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創新中心成立&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下一条:松山湖这7家公司赠予108000个口罩,共同助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