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滋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作為全世界最早涉足“手性”藥物的學者之壹,他曾獲得40多項中國和美國的專利,在生物医药領域成就斐然。近年來,隨著東莞不斷加快生物医药行業的發展,陳新滋與東莞的聯系也更為密切了。前兩年,他開始與位於東莞的金科偉業在基因檢測、抗癌藥研發方面建立了合作關系。2019年的粵港澳院士峰會,他也積極參與其中。對於東莞的未來,他坦言:“東莞已經在‘天時地利’上有壹定優勢,若能加入‘人和’,未來將有很好的發展。”
01 抓住機遇發展生物医药產業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引发了社会关於抗癌药、抗癌药降价话题的讨论。陈新滋也看过这部电影,他认為药品是壹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研发费用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如果药品定价太低,制药公司难以支持后续新药的研发。而部分药厂因“盗版”其他制药公司技术而在研发上的投入甚少,所以价格便宜。
“我认為长远来说应该是国际壹体化,我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在定价方面应该有话语权。”陈新滋指出,国外有些药在中国卖得特别贵,而中国商品卖到国外定价比国内便宜很多,这都不合理。要解决这个问题,陈新滋认為,首先国内的产物要具有核心竞争力。
随着2015年-2025年生物创新药进入爆发阶段,在政策扶持、技术人才回归、巨大市场驱动下,中国生物创新药迎来了春天。虽然春天到了,但陈新滋认為,国内外整体差距还是很大,尤其是在研发新药的投入方面。
目前,廣東省正不斷深化生物医药產業發展。今年9月,相關部門印發的《廣東省發展生物医药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顯示,截至2019年,廣東省生物医药與健康產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其中生物医药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500億元,有效發明專利量為9702件。
目前,東莞已經匯集了東陽光藥業、眾生藥業、三生制藥、上海醫藥等超過300家生物技術企業。根據《行動計劃》,廣東省將支持東莞市等打造國內重要的核醫學研發中心、生物医药研發制造基地作為重點任務之壹;東莞松山湖生物基地也被列入十大產業特色園區建設工程。
生物医药也是松山湖“4+1”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松山湖已提出要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產業,支持相關項目加快建設,健全園區生物技術產業體系,營造生物產業集聚氛圍。
“東莞將生物医药定為壹個重要產業,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陳新滋指出,過去中國花費很多時間做基礎研究,目前相關研究已經具備實際應用的基礎,未來10到20年內,會湧現出壹批優秀的生物医药項目,所以東莞要抓住這個機會把生物医药作為產業發展的壹個方向,對未來整個地區的發展幫助會很大。
02 “築巢引鳳”助力城市騰飛
陈新滋主要在广州工作,但他与东莞的缘分不浅。早在两年前,陈新滋已与位於东莞的金科伟业在基因检测、抗癌药研发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9年粤港澳院士峰会期间,他也来到会场,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道路。
“东莞本身不具有足够的科技实力,因為东莞到目前為止主要还是以制造业為主,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和管理的能力。”对於东莞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陈新滋认為吸引人才,“筑巢引凤”很重要。
作為生物医药發展的重要基地,近年來,松山湖高新區發展勢頭迅猛,在人才引進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今年7月,松山湖科學城已正式獲批,與光明科學城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建成全国唯壹、全球第四座脉冲式国家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阿秒脉冲激光等大科学装置也正在谋划建设。8月13日,我国首臺自主研发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叠狈颁罢)实验装置,也在散裂中子源园区研发成功。
据了解,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莞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展了第二臺叠狈颁罢临床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有望很快进入临床试验,并依规逐步开展临床治疗,未来还将试治肝癌、肺癌、胰腺癌等臟器肿瘤。预计四年后,叠狈颁罢实验装置将会进行临床使用。
“东莞已经在‘天时地利’上有壹定优势,若能加入‘人和’,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陈新滋认為,东莞有地理位置优势,临近广州、深圳、香港,交通上的便利让东莞与这些城市能够紧密联系在壹起。但达到人和,东莞还有很长的壹段路要走,在全国都在争取人才的当下,东莞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陈新滋表示,如果人才发现来到东莞无法“发光发热”,那么这里很难留住人才。他强调,有足够的政策支持,优秀人才来东莞发展的意愿才更高。
人物介绍:陈新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1950年10月30日生於广东臺山,1975年毕业於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化学系,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讲座教授,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院长。曾先后任美国惭辞苍蝉补苍迟辞公司高级研究专家、臺湾大学访问专家、中兴大学访问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等职。2001年当选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手性催化配体和不对称合成研究领域的工作,在均相氢化不对称合成反应歷程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机理,得到国际广泛引用研究开发了手性药物萘普森的不对称合成的可行方法,被认為是1991年国际化学方面的重要进展。
(来源:东莞阳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