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东莞开始布局发展
到2021年在松山湖建设产业基地
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從有到優
一个“加强版”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2012是東莞大力發展生物医药產業的元年。這一年,東莞市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並作為“東莞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的綜合運營商,承擔把生物医药打造成東莞經濟新增長極的任務。
2021年,生物医药被正式列為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並在松山湖规划起一片1.7平方公裏的地塊,布局建設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基地,面向全球“揭榜招商”。
從有到優,力求突破是東莞生物医药產業的突出特征。現在,東莞正從加強规划引領和專項政策支持、發揮大科學裝置的輻射帶動作用、組建生物医药領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方面著手,打造一個加強版的生物医药產業。
现状
松山湖形成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2012年來,東莞不斷加強對優質生物医药產業項目的招引力度,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已經集聚全市80%以上的生物產業創新資源,註冊生物医药企業約500多家。其中規上工業21家,主要從事藥品研發與生產、医疗器械研發與生產、生物技術開發、保健食品和生物農業等領域。
在此背景下,国内领先生物制药公司叁生制药於2017年在松山湖增资扩产,将原来的松山湖基地全面升级為叁生制药华南区总部,该做法有助於整合公司资源,积极為松山湖和东莞经济做出贡献。
如今,叁生制药松山湖基地生产设备已经到货,正在进行安装测试,基地将承接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代表生物制药行业最高端、最前沿技术的新药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今年5月,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迈医疗”)宣布,其歷时五年创新研发的全球首创叁金属丝外周刻痕球囊导管,已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入组,将為广大外周血管狭窄病变及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瘺狭窄患者带来福音。
作為松山湖高新區培育的具有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國際領先技術的本土高科技企業,目前,博邁醫療已發展成為國內細分產業的頭部企業,東莞市高端医疗器械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基本在15%以上,研發團隊占比超過總人數的25%。
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光”)紮根松山湖多年,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頭部的生物医药企業。
三生制藥、博邁醫療、東陽光等生物医药頭部企業促使生物医药創新資源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共引進省、市生物產業創新科研團隊12個,生物產業領域人才12人、創新領軍人才13人;培育32家生物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生物專業技術人才超過4100人。
规划
统筹1.7平方公里地块,多举措助力产业腾飞
今天的招引項目,將形成明天的產業格局。目前,松山湖已成功引進東陽光藥業、三生制藥、廣東中能、安健科技、先健科技等生物醫療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為了加快形成全產業鏈條,面向全球“揭榜招商”的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據了解,生物医药產業基地將落於松山湖,總规划面積約1.7平方公裏,和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一樣,將同享面向全球揭榜招商、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構建“1+N”政策賦能體系、推行“七個一”工作機制等利好政策。
在這之前,東莞早有不少措施落地扶持生物医药產業發展。
東陽光集團總經理唐新發介紹,生物產業有投入大、科研要求高的特點,松山湖幫助建成了東莞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數理工程研究院、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華南中醫藥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產學研平臺,從源頭創新方面增強園區內藥企的創新實力。
2020年11月,東莞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正式啟動,這意味著大型科學儀器設施資源開放共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生物医药行業對儀器設備要求較高,且設備普遍價格昂貴,中小型企業難以負擔,這一舉措將能促進區域內生物企業資源共享,降低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成本。
在这一“设备超市”里,广东医科大学提供的倒置荧光显微镜标价仅為50元/每小时,7900遗传分析仪标价為200元/每小时;东莞市恩联干细胞生物科技研究院提供的础齿笔干细胞全自动分离系统标价為85.5元/每小时,实时定量笔颁搁仪仅需450元便可以使用一次,未来还将有更多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并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東莞還拿出真金白銀切實助力生物医药企業發展。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已發放生物医药產業扶持資金約3320萬,發放租金補貼約3590萬元。
2018年10月,東莞市生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深圳鼎鋒明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兩岸生物基地生物產業基金,首期規模5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園區生物医药企業的融資發展需求。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