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mV视频

「新医科+新工科」强强联手!松山湖科学城再添高校科研平臺

发布时间:2022-03-08 09:28:57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接下来,两所高校将以两大平臺建设為契机,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為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image.png

  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煒,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肖錚勇,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梁展鸿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01&苍产蝉辫;提升产学研合作

  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广东医科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均是首批扎根松山湖的高等院校,具有地域相邻、学科互补、人才互助的天然优势和合作基础。本次联合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和医工联合创新学院,是医工联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image.png

  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煒

  活动期间,刘煒充分肯定了多年来两所高校对松山湖乃至东莞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他表示,当前东莞迈上「双万」城市新起点,确立了「科技创新+先进製造」的城市定位,拥有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啟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等国家重大战略平臺,亟需培养和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此背景下,希望两所大学立足大湾区及东莞优越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信心、誌存高远、脚踏实地,紧抓歷史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image.png

  松山湖

  刘煒提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的建设,将有力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希望两所高校以此為平臺,加强密切交流,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孵化新兴产业等方面作出新贡献。

  02&苍产蝉辫;推动智能医学製造、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多年来,广东医科大学致力於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开展「学院+书院+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医工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提升学校服务原始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image.png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

  「在新醫科和新工科背景下,醫工交叉融合是拓寬源頭創新的新路徑,是推動衛生健康發展與智能健康製造的強大動力。」盧景輝表示,廣東醫科大學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圍繞國家发展战略重大需求,整合與東莞理工學院在生物医药和理工領域的優勢,瞄準醫工交叉融合學科前沿,攜手在康復輔助器具、智能醫藥與健康、生物力學、新型生物材料等領域開展醫工融合深度合作,通過學科專業交叉,在醫工融合領域大力推動「科學研究新機製、人才培養新模式、產教融合新探索」,構建醫工融合發展共同體,為東莞科技創新和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活力和智力支撐。

  image.png

  广东医科大学松山湖校区

  同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理工学院在人才引进培育、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重大项目平臺建设、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国际化战略实施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取得显着阶段性成效,形成加速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模式」。

  image.png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

  馬宏偉表示,簽約過後,東莞理工學院將和廣東醫科大學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在生物医药和理工領域的優勢,加快形成醫工交叉優勢與前沿技術攻關鏈式協同,著力培育高水平醫工交叉創新團隊、融合創新平臺和重點實驗室,構建新醫科、新工科融合發展的高水平協同育人體系,打造成為校政合作、醫工交叉的實踐典範。

  image.png

  东莞理工学院


来源:创新松山湖(微信公眾号)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条:定了!东莞实施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最高资助500万元&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下一条:莞港连心,共克时艰!松山湖公司捐赠抗疫物资全力驰援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