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道 今年上半年,廣東生物医药產業取得良好發展成效,上半年全省該產業集群實現營收3128億元,同比增長17.5%。預計到2025年,該產業營收將達1萬億。
生物医药與健康產業是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廣東出臺一系列財政、科技、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目前,全省該產業發展水平已位居全國前列。在此之下,以康方生物、雲舟生物等為代表的一批年輕科創企業噴湧而出,逐漸成為生物医药領域創新主力軍。
作為全省生物医药產業集聚區之一,十年來,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完成從0到1的突破,近幾年更是表現亮眼。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和細分領域亮點企業逐年優化提升,整體產值達240億元。
但值得註意的是,難點與痛點同樣存在。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此前調研了解到,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東莞,在生物医药發展進程中,無論產業政策、產業規模、產業結構、人才密度還是資本市場,均無法與廣州、深圳相比擬。下一個十年,東莞生物医药如何尋找自身新坐標?
對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會長宋濤,探討東莞生物医药高成長企業創新優勢、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在大灣區的位置、未來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如何發力等問題。
(图為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会长宋涛,受访者供图)
宋濤表示,生物技術是門檻很高的行業,發展這類新型產業,東莞勢必需要大力傾斜各方面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探索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接下來,東莞生物医药產業要解決當下發展難題,首先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如何打好政策和資本的組合拳,將是東莞生物技術產業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本土公司具备很强创新优势
南方財經:近年來,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取得了哪些成績以及目前的發展優勢有哪些?
宋涛:2012到2014年,我们分别成立了国有平臺公司麻花星空mV视频和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在松山湖开始发力,引进、培育生物技术公司,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此後,我們推動东莞市政府出臺「莞榕計劃」,引進20多家在臺灣上市或具有同等實力的優質生物技術企業,其範圍涉及医疗器械、IVD(體外診斷產品)、保健食品、醫學美容等多個細分生物行業,該計劃也於2017年底圓滿完成。這之後,東莞本土生物医药企業開始紮根發芽。
十年間,東莞生物医药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截至目前,松山湖註冊生物医药企業達400多家,擁有東陽光藥業、三生製藥、眾生藥業、普門科技、菲鵬生物等生物医药細分領域龍頭技術企業。在藥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產業板塊集聚態勢明顯。形成包括醫藥研發、醫藥器械、體外診斷等在內的產業鏈和以學研機構、生物技術風投在內的產業生態。同時,東莞生物医药領域跑出了一批瞪羚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相比珠海、中山等城市,東莞生物医药缺乏大企業,但東莞本土高成長企業創新能力都很強。像東陽光、菲鵬生物等,近幾年在研發上投入力度都非常大,企業自己也燒了很多錢。菲鵬生物目前已是全球IVD上遊企業中的龍頭,而東陽光在新藥研發上已經積累沈澱了好多年,這是其他企業很難超越的競爭優勢。這些企業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給東莞和松山湖所做的貢獻非常大。
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自身产业特色
南方財經: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在創新能力層面,具備什麽樣的比較優勢?存在的短板弱項是什麽?
宋涛:目前东莞这个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在相当多的方面都存在亮点。但短板和弱项也存在,其中一大短板就是产业规模不够。我们招进来的公司本身规模就不大,都是中小型的创业公司。东莞现在还没有能力像广州那样,花很大代价引进百济神州生物那么大规模的公司,整体产值也达240亿元。
同時,我們對生物医药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還不夠。舉個例子,美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但在生物医药領域,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每年美國政府給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研經費比例非常高,支持他們進行新藥研發和生物技術創新,因為這個產業屬性是研發周期長、風險大、高投資。如果我們給的支持力度足夠,與其他城市能夠形成競爭力,才可能有進一步發展。
南方財經:從產業整體看,東莞生物医药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處於什麽位置?對比大灣區其他城市,東莞生物医药產業還存在哪些差距?應該如何放大優勢,縮小差距?
宋涛:東莞生物医药行業和廣州、深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但對比其他的城市,我們發展還是領先的。目前在大灣區我們與領先城市的差距主要有幾點。首先,前面提到,我們很難引進行業巨頭,在引進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和其他城市存在差距,現在投資機構也更願意投資一線城市和行業內大企業和獨角獸。
其次,這種背景下,東莞這個產業未來要做到什麽程度,資源如何運用和調配,我們還在學習,探索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東莞生物医药產業,本身沒辦法跟廣州、深圳比經濟體量、產業規模以及城市資源,那怎麽才能脫穎而出,就是要有特色。
未來對於東莞發展生物医药產業,更重要的是如何集中優勢資源,打造自身城市和產業特色。東莞目前是一座「雙萬」城市,城市規模足夠大,可以著手好好規劃,沈下心來去幹,加強創新研發能力,完善整個產業配套。同時,在新興產業或者其他領域都要專註下去,要有「我就是要把它搞出來」的精神。
我认為,生物技术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发展这类产业,势必需要倾斜资源,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来主导产业发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专註地做。当你有门槛的时候,你就有机会走向「蓝海」。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腾飞
南方財經: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我們了解到,較多東莞生物医药企業多反饋,目前在融資和人才招引方面還是較為困難。你認為未來如何更好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讓金融更好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宋涛:科技產業一定要大量投入研發,不能用以前傳統產業的培育思維看待。對於生物医药企業的融資,我們參考國內上海、蘇州、武漢等地的模式,可以設立產業基金,通過市場化手段更高效地支持產業發展。政府牽頭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前期投入啟動資金,再撬動民間資本進來做大。我們麻花星空mV视频現在已經拿到基金管理牌照,幾年內我們目標是能成立10億規模的引導基金,基本能滿足產業短期需求。
我們申請備案的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主要策略模式包括發起母基金或政府引導基金、發起設立優質产业投资基金、作為有限合夥人認購其他基金份額等幾種。基金投資的篩選,會從行業空間、成長性、基本面、估值等方面甄選優質項目,尋找不斷成長壯大、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
在未来的撬动民间资本方面,我觉得可能会存在很多难点,无论从国企角度还是行业协会角度出发,我们还是要做并且做成。未来在招商引资或者是公司培育方面,传统的政策手段存在的不足,需要用更灵活、丰富的资本手段作為补充。如何打好政策和资本的组合拳,将是东莞生物技术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南方財經:接下來,東莞生物医药產業應如何解決當下發展難題,繼續搶抓新機遇?
宋涛:首先一点,东莞需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要留住高端人才、引进高级人才,营商环境必然要跟上。比方说松山湖的生活配套、基础教育、医疗资源等等,一定要有所改观。
此外,東莞生物医药目前在一些細分領域表現很好,例如體外診斷領域還是具備很強競爭力。未來,東莞還是需要在這些領域加大投入,對這些細分領域的企業,要加大服務力度。例如我們協會目前針對企業在相關國家資質認證、專利申報等方面對企業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題。
市场化方面还是要以公司為主,我们协会在其中的角色主要包括提供服务、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培训等等,将科创的氛围更好营造出来。
从我们公司来说,下来会以生物技术产业大厦為依托,大力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型的高成长公司。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以此為基础,加大科研配套投入。希望未来在松山湖,人们只要进入园区,就能闻到空气弥漫着的科技味道,那表明我们这个产业就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鄭康喜 編輯:於長洹)
来源:21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