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mV视频

全球引才!这场高规格论坛在广东医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13 15:57:12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12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广东医」)第二届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在松山湖校区开幕,来自海内外着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位青年才俊参会。

  本次論壇是廣東醫全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進「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百名優秀青年博士引進計劃」「百名青年學術英才引培計劃」的重要平臺。論壇面向全球邀請青年才俊,堅持「四個面向」,圍繞國際生命醫學和生物医药科學前沿、熱點研究領域以及行業產業問題探討交流,吸引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共同助力學校建設高水平大學。

  image.png

  校方搭建平臺 引培大先生

  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发展战略學會副會長兼人才發展專委會理事長、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誌民教授,廣東省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魏建文以視頻方式出席並致辭。

  李誌民强调,广东医科大学是一所60多年享誉海内外的老牌医科大学。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高水平」「高质量」内涵建设,引培大先生、搭建大平臺、培育新引擎,打造育人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高地。「很高兴看到来自海内外着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百位优秀青年才俊线上线下匯聚一堂,共商学科和学术发展之道。」

  魏建文充分肯定了學校近年來的人才工作成效。魏建文表示,廣東醫科大學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新時代人才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設總要求,為促進地方衛生健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广东医科大学歷经60余年建设发展,特别是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建设,正朝着建成高水平大学再出发。希望各教学单位、各实验室、各科研机构、各附属医院,积极主动学习、请教、交流,為奋力开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广交朋友、广结良缘、广纳良贤。

  image.png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

  设立首批6家海外人才联络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醫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首席科學家韓德民,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廣東醫海洋醫藥研究院首席科學家Martin G. Banwell圍繞深化合作、促進學校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設想。

  image.png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Martin G. Banwell


  論壇上,Martin G. Banwell院士還向全球人才分享了他與廣東醫科大學的故事,並介紹了他在廣東醫的工作情況、團隊成員和主要研究方向。他向海內外青年學者發出邀請,熱切期盼海內外的青年學者們來廣東醫科大學創新創業。

  温州医科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林灼锋教授,广东医高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吴军教授分享了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广东医高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张晶晶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发展之路。

  廣東醫為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力度,布局新一輪海外引才戰略,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在國外多地设立首批6家海外人才联络站。會上,學校與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6家海外人才聯絡站進行了簽約。

  image.png

  从12月11日至18日,本届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还安排了诸多平行分论坛,满足不同学者的发展及学术研讨需求,為更多不同专业的人才搭建起输出观点、展示才华的绝佳平臺。

  链接

  广东医打造人才体系建设歷程

  「十叁五」以来,广东医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管方向、定政策、优环境,构建系统化人才工作体系。

  2016年,召開发展战略研討會專題研討人才隊伍建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成為全校上下共識。

  2017年,深入贯彻省委一号文件,将年度工作主题确定為「人才队伍深化建设提质年」,实施「年轻硕士博士化、青年博士教授化、年轻教授硕导化、卓越教授博导化」的人才培育「四化」工程。

  2018年,深化人才工作体製机製改革,出臺一揽子的政策和措施,人才工作迈向新臺阶。

  2019年,提出「1133」发展战略,把「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作為三項戰略重點之一。

  2020年,全面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製,匯聚高素质优秀人才。

  2021年,学校把「坚持以人才强校為要务」写入《广东医科大学章程》。

  2022年,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构建「4大工程」「10个100计划」实施方案。

  数读广东医人才工作成效

  近年来,广东医利用各级人才政策,通过多项引育措施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人才工作成效创歷史新高:

  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个、博士工作站5个。专任教师博士率近50%。引进双聘院士3人,其中柔性引进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及团队1个。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级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学者讲座教授、青年珠江学者、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46人。

  新增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56人次入选36个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3人,新医科教指委首次实现副主任委员零的突破。新增省级教学团队7个。


  来源:创新松山湖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条:运动健康产业技术赋能大会在东莞松山湖万匯云谷成功举办&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下一条:大項目 大能量①|龍頭生物医药企業蓄力!東莞三生製藥項目全面投產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