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依托电子信息行业优势,以技术切入大健康产业;建议松山湖发挥大数据的价值,推动新药研发、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发展……
5月25日,作為生物医药與大健康松山湖峰會重要活動之壹,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咨詢會在松山湖凱悅酒店舉行,院士、專家和行業人士40多人圍繞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產業,分析產業發展的堵點、痛點,為東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開方,提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發展意見。
打造生物医药與大健康 湾区开放创新生态
咨詢會期間,松山湖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向到場的嘉賓表示感謝並介紹,松山湖擁有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重大創新平臺,廣東醫科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高水平大學,為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創新支撐。
“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壹步鏈接和融合‘政產學研醫融’六大創新資源,激發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協同發力,為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瞄準行業發力點、挖掘產業增量市場、搶灘‘產業藍海’提供更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歐陽南江表示,未來,松山湖將從凝聚創新資源、深化產學研融合、優化政策環境和強化人才引培等四個方面入手,打造生物医药與大健康湾区开放创新生态。
“恰逢广东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松山湖管委会与我校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我们相信,有各位专家和公司家的倾心指导和参与,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松山湖‘科技共山水壹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梦想壹定能够实现。”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元林表示。
東莞市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濤是東莞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壹路發展的發起者和親歷者。“東莞的生物医药產業發展應從政、產、學、研、醫、融等幾個方面合力推進,共同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作為園區國有生物產業專有發展平臺,將搭建平臺為產業各要素匯聚和合作提供全面服務。”宋濤表示。
广东红珊瑚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岳介绍并分享了立足松山湖发展的歷程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松山湖是红珊瑚发展的福地,在东莞多年来享受到很多政策优惠,实现了快速发展。“峰会期间,各地专家学者齐聚松山湖,希望大家能够更多了解松山湖,感受松山湖的朝气和活力。”王中岳介绍道。
依托自身优势构建&苍产蝉辫;生物医药與大健康開放創新生態
生物技術被稱為“永不落幕”的朝陽產業,在城市競合態勢下,松山湖如何發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產業?
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表示,要发展好生物健康产业,首先要把高校及其关键学科建设好,重视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生物样本的规范管理等,引进“大院大所”、生命医学技术装置等,帮助相关项目的註册、加速项目的审批,為高端前沿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的资源和平臺。
李明表示,要建立高質量的產業生態和高質量的創新資源,還要結合當地實際和生物医药發展的趨勢。“例如,廣東省在材料方面有優勢,那麽可以考慮能否立足優勢,從生物医药的角度切入。”
中國散裂中子源研究員郝權分享了硼中子俘獲治療(下簡稱BNCT)的發展情況。“BNCT的推進和包括制藥、免疫等生物医药的很多領域有關系,希望能夠通過本次峰會和生物医药產業界的朋友們建立更多聯系,共同推動這項技術的發展。”郝權表示。
现场,眾多行业人士也从人才、交流、政策支持等角度予以建言。
“松山湖擁有大院大所,應加強項目合作,人才交流,加速創新要素匯聚,未來將對松山湖生物医药的發展帶來巨大利好。”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英俊表示,生物医药產業是壹個需要耐心、需要持續投入的行業,需要積累引進更多的人才。
“松山湖應舉行更多的交流活動,加速人才的融合發展。此外,在多個城市競爭的情況下,東莞可以考慮在申請医疗器械法規註冊方面建立優勢,這將對行業的發展帶來明顯的推動作用。”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大巍認為。
以数字化、大数据等新技术&苍产蝉辫;形成竞争优势
生物医药行業細分領域眾多,松山湖應選擇哪些賽道,形成竞争优势?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特聘教授、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医科大学纳米技术及应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崔大祥分享了纳米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所具有的巨大前景和价值优势。
“生物医药的發展離不開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智能裝備、納米信息傳達等在生物医药的發展上具有很多亮點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是未來的趨勢,建議在生物医药的發展規劃上加強對納米技術的重視。”崔大祥建言。
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吳偉斌立足信息化建言東莞生物医药產業的發展。吳偉斌表示,東莞松山湖擁有華為等龍頭企業,擁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優勢。“建議找準自身優勢,比如電子穿戴設備+大健康產業,作為松山湖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
国家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王爽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是基础。单独壹个医院的医疗资源、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有限,当前很多大型的研究,需要跨中心、多个医院的合作才能推进。
“了解到松山湖有壹定生物医药產業的基礎。未來建議松山湖通過新技術,發揮大數據價值,推動新藥研發、臨床診斷等領域的發展。”王爽表示。
“數字化結合生物医药產業是壹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數字療法符合未來生物醫學的發展方向。作為壹種交叉融合的專業,其不僅容易產生學術的創新與改革,還符合大規模、低成本和可量化的特點,符合未來醫學發展的處理方式。”在分享數字療法的優勢的同時,杭州芝蘭健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雲龍建議。
高雲龍進壹步建議,要加快和推動數字生物医药產業的布局,由政府牽頭成立產學研創新轉化的相關平臺,並將高校、企業等加入進來,完成布局,打造產業優勢。
南方医科大学康復医学院院长黄国誌说:“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需要有好的定位和规划,需要更好地整合资源。从数字疗法到智慧医疗、从穿戴式设备到人工智能,从公司到大学等方面都要有更高层面的规划。”
来源:创新松山湖(微信公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