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別希望像院校、研究機構這些大院大所,在應用技術的上遊源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向企業輸出可轉化應用的先進技術,將科研機構的源頭創新能力與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標準化生產製造能力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好產業生態鏈。」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廣州市達瑞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提出了對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發展方向的建議。
近日,生物医药與大健康松山湖峰會在松山湖舉行。在本次峰會的融合對話環節,不少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圍繞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的發展建言献策。對於松山湖生物医药與大健康產業園的建設規劃,李明信心滿滿。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最关註的是产业源头的技术创新,因為在大多数公司里面是很难自主完成源头技术创新的。」李明介绍,近年来,临床医学检验的突破性技术,如基因测序、生物质谱等,源头技术都在欧美地区,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构建从源头技术研究+应用产物研发+标準化製造技术+科学临床评价和应用的完整生态,是我国滨痴顿产业摆脱卡脖子发展瓶颈,大幅度降低成本,实现产业自主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來,眾多的高技術產業園區孵化出了越來越多的生物醫學研究成果,背後是什麽因素在推動?李明認為,得益於政府對生物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不管是政府引導的基金,還是其他類型的商業化產業基金,對於掌握創新技術的創業團隊,都給予積極的支持和投入。政府主導的產業園區競相出臺各種激勵政策,包括人才引進、稅收優惠、科技項目經費以及公共研發平臺、CRO/CDMO等各種支持性平臺建設,為吸引生物医药高新技術企業入園和科技成果轉化創造更好的產業環境等,這些綜合性的政策對生物医药產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扶持作用。」李明說。
产业园的聚集效应实际上对产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以技术人才招聘為例,在产业园区里招聘,相对来说比其他地方的难度要低。另外,大院大所的引入,能够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以这些知识高地為依托,公司遇到的科研问题,在大院大所里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此,李明建议,松山湖在进行生命健康产业园的规划和打造时,应积极引入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其所带来的资金、人才的集聚、完备研究条件和知识,将对公司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