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mV视频

首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来了,新增24家市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09-04 17:55:48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年初,东莞卫生健康系统确定「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的愿景目标,将「创新」摆在了引领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

  日前,东莞市科技局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认定的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重点实验室名单,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内共认定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市重点实验室,超过去年全年新增21家市重点实验室的纪录,突显了东莞各大医疗机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增强。

111.png

  尤其是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申报的「东莞市创新硼药和新型放射免疫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為「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益类)」,為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内第一家。

image.png

  首开先河的「东莞市创新硼药和新型放射免疫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放疗科学科主任刘誌刚掌舵,他是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叠狈颁罢临床研究成员,曾在美国顶级的贝勒医学院、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癥中心访问工作两年。

  在国外顶级肿瘤医疗科研机构接受过系统培训,又从国内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来到东莞工作,刘誌刚最看重的是东莞对肿瘤治疗行业研究投入的力度,包括建设叠狈颁罢这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能够吸引真正想要為国内医疗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image.png

  「从叠狈颁罢在国外的歷程来看,大量研究人员歷经长时间摸索证明,叠狈颁罢治疗方式确实有效。打造以叠狈颁罢為特色的国际知名肿瘤医学中心是我奋斗的目标。东莞作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医疗事业也必定会进一步发展。」刘誌刚充满信心。

  去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申报的「东莞市叠狈颁罢精準治疗重点实验室」被认定為市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创新硼药和硼药递送系统的开发与转化研究。

  这一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及市肿瘤医学研究所建立,由李振华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不久前,他荣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东莞市第二个国家优青项目,為东莞生命医学领域实现歷史性突破。

image.png

  作為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李振华教授带领团队在叠狈颁罢项目中陆续开展了基於细胞囊泡的硼药递送系统开发,以及对现有硼药水溶性及靶向能力的改善研究,积极推动叠狈颁罢项目在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建设进程;还获批了粤莞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基於工程化细胞囊泡硼药递送系统的癌癥协同叠狈颁罢-免疫治疗研究》,支撑叠狈颁罢项目研究持续向纵深推进。

  随着「东莞市创新硼药和新型放射免疫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运行,定能加快东莞开发自主品牌硼药及製剂,促进多学科交叉,拓展叠狈颁罢的应用,加大叠狈颁罢对其他重大疾病的治疗研究,推进叠狈颁罢临床转化。

  而在全市同期认定的46家市重点实验室中,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占了24家,占比超过52%,足见卫健系统科研创新能力之强大。

  24家市重点实验室的分布如下: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5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5家;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3家;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3家;东莞市儿童医院(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家;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1家;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5家。

  24家被认定的实验室分别為:

  2.png

  从这些实验室的名称可以看出,其研究方向各有不同,但瞄準的大多是重大、疑难、復杂疾病。假以时日,这些实验室取得一些成果应用於临床,必能使更多病患更加真切感受到「品质医疗」。


来源:东莞阳光网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条:成果轉化落地生金,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做對了什麽?|製造強市 科創賦能①&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下一条:「国自然」放榜!东莞各大医院又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