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发展战略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的意見》發布,提出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意见》总体要求提出,力争经过5年左右,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10%;公司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涌现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公司,高技术製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左右,初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意见》多次提及松山湖的大科学装置、高校等创新资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
《意见》第二条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第叁点夯实科技基础能力提出: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等设施发挥作用。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新一批列入国家规划的设施加快落地。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示意图
解读
阿秒激光首次為人们提供了研究电子动力学的有力工具,為研究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今年9月,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復,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為亚洲首个、世界第二个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该装置也有望成為今年内松山湖迎来的第二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今年3月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松山湖啟动,预计2029年建成。届时,装置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着提高,可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一个支撑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群,正在巍峨山下加速成型。
《意见》第二条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第四点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提出:支持大湾区大学等高校加快建设。提高粤港澳叁地和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支持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高校办出特色。强化科教融匯、产教融合、粤港澳融通,对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打造更多优势学科。
大湾区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解读
大湾区大学(籌)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東莞市人民政府投入保障為主的全日製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中國,輻射全世界,圍繞廣深港創新走廊的發展構建理工科特色的學科體系。
今年初,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區)教學生活區建成交付使用,目前校園配有行政樓、教學樓、宿舍樓、體育館、院系實驗室、食堂等設施。
今年4月,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函,批準正式設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港城大(東莞)聚焦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學工程、智能製造、先進材料、新能源以及數字經濟等領域,矢誌成為卓越研究、教育和創新的世界一流學府。
9月,港城大(東莞)迎來首批本科生。首年本科設立四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製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的設置不僅引入了港城大優勢學科,還結合了大灣區發展的迫切所需和東莞的產業基礎和未來发展战略。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集聚,将从人才培养、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多方面赋能松山湖科学城发展。
来源:创新松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