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安科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松山湖(生態園)簽約,前者計劃投資4.4億元建設安科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產業園,這標誌着又一家大型医疗器械企業落戶松山湖。
這兩年來,國內医疗器械產業發展迅猛,一批深圳企業逐步向東莞轉移,東莞本土也湧現出一批創新型企業,集聚效應已經率先在松山湖高新區顯現出來,医疗器械行業的東莞板塊正在悄然形成。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医疗器械、藥品和醫療服務並稱為醫療行業的三駕馬車,医疗器械行業正迎來罕見的政策密集“推進期”。2015年,我國医疗器械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268億元,同比增長6.18%,預計到2021年中國医疗器械總產值將接近5000億元。
種種跡象表明,2016年以來,我國医疗器械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領域正在加速推進“國產化”進程。在這樣的背景下,東莞的一批創新型企業也湧現出來,而深圳一批生物医药企業在這幾年也逐步向東莞轉移,這些企業的成長壯大,組成了医疗器械行業的東莞版圖。
医疗器械行業在這幾年日趨火熱,也有望成為我市下一個重點發展產業。記者了解到,除了上市企業星河生物外,在医疗器械領域,我市還湧現出來優尼德、朗呈醫療、中能加速器等大批企業。
廣東優尼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松山湖的生物医药企業,2015年,其推出了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系統,一舉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去年,優尼德推出了其全新的產品——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系統。這款產品問世後,再次受到市場的熱捧。
优尼德董事长赖华向记者介绍,在糖尿病检测这个细分市场,优尼德凭藉其核心技术,迅速抢佔了市场份额,有望在这个细分领域成长為全球的领军品牌。
東莞於2012年設立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正式戰略性布局生物產業。東莞日報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松山湖已經聚集了一大批生物技術企業,医疗器械這個細分領域的集聚效應也已經顯現出來。
探索精準化医疗路径
國內高端医疗器械市場進入發展期,但業內人士也指出,核心技術與服務依然是企業的發展痛點。於是,東莞一些企業在研發硬件產品的同時,也正積極拓展其他延伸服務,探索精準化醫療路徑。
在糖尿病检测这个细分领域站稳脚跟后,优尼德还将布局其他慢性病检测领域。“像高血压等慢性病,我们都会涉足,到时,在这个领域,我们会形成一个产物系列。”
除了慢性病的诊断外,优尼德还将涉足这些疾病的併发症诊断、用药、治疗等环节,探索精準医疗的商业化路径。“通过我们的设备和试剂,就可以精确地知道患者的病灶,医生根据此可以进行精确用药和精準治疗。”赖华说。
而同样位於松山湖的东莞博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正通过其自主研发的磁敏免疫分析仪,探路个性化和精準化医疗。该公司创始人石西增向东莞日报记者介绍,个性化医疗正在成為国内外医疗领域的趋势,而博识生物就是希望从体外诊断市场切入。“藉助我们的检测仪,病人会得到更高效的诊断,然后医生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
医疗器械的另一個趨勢是與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融合,目前,東莞已經有企業在此領域進行嘗試。在硬件完善後,這些企業希望能搭建互聯網大數據平台,為用戶提供延伸服務。
現在,我市医疗器械企業也開始尋求抱團發展之路。就在不久前,東莞市医疗器械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優尼德董事長賴華成為東莞市医疗器械行業協會首任會長,他向東莞日報記者表示,協會成立後,我市的医疗器械企業將實現抱團發展,共同搭建行業發展平台。今後,還將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發展我市医疗器械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