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协同创新?藥啟未來”松山湖生物医药轉化研究院暨東莞麻花星空mV视频—深圳灣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啟動會在東莞松湖药港舉行。這壹平臺的啟用,不僅是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產業合作的最新成果,更標誌著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在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上邁出關鍵壹步。
這場集結了政、企、學、研多方力量的盛會,不僅宣告了壹個重磅產業平臺的誕生,更給大灣區生物医药產業註入了壹劑 “強心針”。
跨區協同結新果 重大平臺啟新程
作為6月21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科學聯盟成立後的首個重要合作成果,該平臺被寄予 “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重大產業平臺” 的厚望。
松山湖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服务员”“护航员”身份,从政策支持、空间保障到人才服务全方位赋能,推动平臺聚焦研发转化、实现成果本地落地。
深圳湾实验室与东莞生技的“牵手”,被业内视為“优势互补”的典范。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涂欢介绍,深圳湾实验室在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及新药早期研发领域积淀深厚,而东莞生技在产业生态构建、成果转化落地及市场化运作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协同将产生‘1+1&驳迟;2’的效应,打通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壹公里’”。
東莞生技董事長宋濤則明確了平臺目標:瞄準重大臨床需求與市場藍海開展創新藥研發,通過項目資源共享機制挖掘優質項目,早期介入戰略投資並導入產業資源,加速成果在松湖药港轉化。
產業根基已築牢 生態圈成新亮點
歷經十余年發展,松山湖生物医药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33家,集聚了全市近壹半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產業門類涵蓋医疗器械、藥品、醫療耗材、核醫學和幹細胞等領域。今年,松山湖確立 “1+4+1+X” 產業體系,生物医药與健康產業躋身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此次啟動的聯合實驗室,正是松山湖夯實產業根基、升級發展能級的關鍵布局。據介紹,松湖药港作為東莞生技投建運營的產業園區,已構建起產業公共平臺、產業基金、資源鏈接等六大服務平臺;而創建於 2019 年的深圳灣實驗室,以 “BT+IT” 交叉融合為特色,專註於癌癥、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二者的深度合作將補齊松山湖醫藥源頭創新短板。
更值得關註的是,啟動會現場同步舉行了創新藥研發和轉化產業生態圈簽約儀式。東莞生技與多家單位攜手,共同構建起覆蓋 CRO 服務(廣東醫科大學、博濟醫藥等)、產業承接(東陽光藥業 、三生制藥等)、投融資(東科創資本、道遠資本等)、創新轉化(聯合實驗室)的完整生態鏈。
“这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宋涛表示,生态圈的形成将让前沿科学发现与市场需求、资本力量、产业资源实现无缝对接。
智匯前沿謀發展 共繪產業新藍圖
啟動會上,深圳灣實驗室轉化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賀耘重點介紹了聯合實驗室的定位、運營模式和平臺能力,並以多個突破性的在研項目展現了雙方合作的廣闊前景。專家分享環節中,國際知名分子生物醫學專家傅新元教授以《0-1 創新的意義:以 JAK-STAT 發現為例》為題,分享了基礎研究突破對新藥研發的核心價值;中啟資本醫療合夥人謝鵬飛博士則解析《中國創新藥發展趨勢與投資策略》,為產業發展打開前沿視角。
從跨城協同的平臺搭建,到全鏈條生態圈的構建,松山湖正以“協同創新” 為筆,在生物医药產業的藍圖上勾勒出更清晰的未來。隨著創新資源持續集聚、轉化效率不斷提升,松山湖有望成為大灣區生物医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来源:南方笔濒耻蝉